欢迎光临国际新技术资料网
国际新技术资料网
咨询热线:13141225688
有色金属新技术网
《日本铜及铜合金表面清洗剂工艺配方》

《日本铜及铜合金表面清洗剂工艺配方》

《日本铜及铜合金表面清洗剂工艺配方》收录了日本原文最新日本铜及铜合金表面清洗剂工艺配方、生产工艺、制作方法,涉及国际领先技术配方。

【资料内容】日本原文专利技术
【资料语种】日文
【合订本价格】1680元
【电子本价格】1360元

0.00
1680.00
数量:
立即购买
加入购物车
  

《日本铜及铜合金表面清洗剂工艺配方》收录了日本原文最新日本铜及铜合金表面清洗剂工艺配方、生产工艺、制作方法,涉及国际领先技术配方。

【资料内容】日本原文专利技术
【资料语种】日文
【合订本价格】1680元
【电子本价格】1360元

1    日本日年优秀技术:金属板の親水化処理剤及びこれを用いた親水化処理方法    横浜油脂工業株式会社
2    脱脂用溶剤組成物、洗浄用溶剤組成物    株式会社ENEOSサンエナジー
3    難水溶性物用洗浄剤組成物    日油株式会社
4    基材表層保護膜の形成方法及び表面改質層形成剤    株式会社北陸濾化
5    溶剤組成物、洗浄方法、塗膜形成用組成物及び塗膜付き物品の製造方法    AGC株式会社
6    硬質表面に付着したシリコーンオイル用洗浄剤組成物    株式会社ケミコート
7    洗浄剤組成物及び洗浄用エアゾール、汚染部の洗浄方法    株式会社スリーボンド
8    W/O型エマルション洗浄剤組成物、W/O型エマルション洗浄剤組成物を使用する洗浄方法、およびW/O型エマルション洗浄剤組成物の製造方法    JXTGエネルギー株式会社
9    アルカリ洗浄剤組成物及びその洗浄方法    ADEKAクリーンエイド株式会社
10    洗浄剤組成物    JXTGエネルギー株式会社
11    油汚れ用洗浄剤組成物    日油株式会社
12    溶剤組成物、洗浄方法、塗膜の形成方法、熱移動媒体および熱サイクルシステム    旭硝子株式会社
13    さび除去剤組成物    ユシロ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14    除錆剤および除錆剤の製造方法    株式会社オフィス・エー・ティー
15    合金材料用洗浄剤、合金材料の製造方法、及び合金材料の洗浄方法    株式会社フジミインコーポレーテッド
16    エアゾール型洗浄剤    東ソー株式会社
17    洗浄剤組成物、リンス剤組成物及び洗浄方法    株式会社トクヤマMETEL
18    洗浄剤組成物    JX日鉱日石エネルギー株式会社
19    溶剤組成物、洗浄方法および塗膜の形成方法    旭硝子株式会社
20    皮膜除去剤及び皮膜除去方法    日本表面化学株式会社
21    ステンレス用スケール除去剤    独立行政法人国立高等専門学校機構
22    除錆剤および除錆剤の製造方法    株式会社オフィス・エー・ティー
23    ステンレス鋼用酸洗剤    株式会社NSC
24    金属基材用表面処理剤    太陽インキ製造株式会社
25    液体漂白剤組成物    花王株式会社
26    酸性除錆剤組成物及び酸性除錆洗浄剤組成物    新日本理化株式会社
27    リサイクル可能な工業用共沸洗浄剤、物品の洗浄方法、工業用共沸洗浄剤の再生方法、当該再生方法により再生された工業用共沸洗浄剤、並びに洗浄再生装置    荒川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28    洗浄剤組成物及びその蒸留再生システム    アクア化学株式会社
29    ステンレス鋼溶接部のスケール除去剤    株式会社石飛製作所
30    金属用洗浄剤    甘糟化学産業株式会社
31    除錆洗浄剤    新日本理化株式会社
32    合金材料用洗浄剤及び合金材料の製造方法    株式会社フジミインコーポレーテッド
33    水性液体洗浄剤組成物の製造方法    株式会社 シンシア
34    スケール除去剤、スケール除去方法およびスケール除去装置    国立大学法人九州大学
35    硬質表面用処理剤組成物    花王株式会社
36    ステンレス鋼の表面処理方法    株式会社パーカー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37    洗浄剤組成物    第一工業製薬株式会社
38    さび除去剤水溶液    ユシロ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39    さび除去剤水溶液    ユシロ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40    ケミカルタンカーのカーゴタンク等の酸洗浄剤及びその自動酸洗方法    萬商株式会社
41    洗浄用溶剤組成物及び洗浄方法    株式会社カネコ化学
42    水溶性洗浄剤組成物    株式会社ネオス
43    さび除去剤水溶液    ユシロ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44    さび除去剤水溶液    ユシロ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45    搬送板用洗浄剤および搬送板用洗浄ペン    三菱製紙株式会社
46    食品工業用スケール除去剤組成物およびその使用方法    シーバイエス株式会社
47    金属洗浄剤組成物及び金属洗浄剤    第一工業製薬株式会社
48    非電解洗浄される冷間圧延鋼板用洗浄剤組成物    花王株式会社
49    鉄系装置乃至鉄系装置部材の洗浄方法及び錆落とし洗浄剤    東洋製罐株式会社
50    二相合金ステンレス鋼用の酸洗浄剤及びその酸洗方法    萬商株式会社
51    浸漬式金属洗浄用アルカリ洗浄剤組成物    花王株式会社
52    腐食抑制剤組成物、酸洗浄液組成物、及び金属の酸洗浄方法    スギムラ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53    ステンレス鋼の洗浄剤    株式会社石飛製作所
54    洗浄及びコーティング剤並びに洗浄及びコーティング方法    日本ジョイント株式会社
55    リフローハンダ付け装置に配設されたラジエーター用の洗浄剤、及び洗浄廃液の処理方法    荒川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56    ステンレス鋼の洗浄剤    株式会社石飛製作所
57    溶剤組成物    旭硝子株式会社
58    ステンレス鋼の溶接部処理剤    日本メカケミカル株式会社
59    洗浄剤    DIC株式会社
60    ステンレス鋼のデスケールの前処理用の溶融ソルト剤及びその補充液。    株式会社パーカー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61    ステンレス鋼用の酸洗剤    株式会社パーカー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62    スケール除去剤組成物    株式会社ADEKA
63    油性成分用洗浄除去剤およびこれを使用した洗浄方法    テクノガード株式会社
64    金属表面洗浄剤    株式会社エクセブン
65    金属表面調整剤および金属表面の潤滑処理方法    日本パーカライジング株式会社
66    汚損物除去用洗浄剤    芝府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67    溶剤組成物    旭硝子株式会社
68    洗浄用溶剤組成物    株式会社カネコ化学
69    混合溶剤組成物    旭硝子株式会社
70    微生物が関与する汚れを洗浄する洗浄剤組成物    大阪瓦斯株式会社
71    硬質表面用洗浄剤組成物    花王株式会社
72    工業用洗浄剤    株式会社アイ・ディー・エム
73    硬表面用酸性洗浄剤    ディバーシー株式会社
74    洗浄剤組成物    ライオン株式会社
75    洗浄用溶剤組成物    株式会社カネコ化学
76    窒化処理に先立つオーステナイト系ステンレス鋼表面の前処理方法および前処理薬剤、並びに、表面処理方法、窒化処理品    日本パーカライジング株式会社
77    原子力プラント内で発生する金属廃棄物の表面処理剤及び方法並びに化学的研削装置    荏原工業洗浄株式会社
78    ステンレス鋼用酸洗剤    日本表面化学株式会社
79    溶剤組成物    旭硝子株式会社
80    共沸様溶剤組成物    旭硝子株式会社
81    酸洗浄剤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黒崎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82    泡状洗浄剤組成物    ライオン株式会社
83    洗浄剤組成物    ライオン株式会社
84    粒子除去用洗浄剤組成物、そ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れを用いる洗浄方法    ジャパンエナジー電子材料株式会社
85    ステンレス鋼酸洗液中の有機添加剤の定量分析方法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ステンレス鋼の酸洗方法    JFEスチール株式会社
86    鋼板の表面清浄剤組成物    昭和電工株式会社
87    精密部品用又は治工具類用洗浄剤組成物    花王株式会社
88    酸性洗浄剤組成物    ライオン株式会社
89    洗浄剤組成物の製造方法      ライオン株式会社
90    伸線用洗浄剤組成物    ライオン株式会社
91    洗浄剤組成物    株式会社カーメイト
92    酸洗促進剤、酸洗促進剤を含んだ酸洗液組成物およびこれらを用いる金属の酸洗方法    朝日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93    有機アミン系薬剤使用機器用材料    株式会社神鋼環境ソリューション
94    ステンレス鋼の酸洗剤    JFEスチール株式会社
95    金属部品用洗浄剤組成物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96    金属の洗浄剤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金属の洗浄方法    株式会社 ユニカル
97    ステンレス鋼製器材の洗浄方法、及びその洗浄剤    日本パーオキサイド株式会社
98    ステンレス鋼の洗浄方法、及びその洗浄剤    日本パーオキサイド株式会社
99    塑性加工金属材料用洗浄剤および洗浄方法    三洋化成工業株式会社

文章转载:http://www.1stmagnetech.com/newinfo_3_192.html


中国稀土行业发展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


       行业发展问题
      (1)资源长期过度开发
       可查资料表明,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超强度开采,中国稀土资源保有储量及保障年限不断下降,主要矿区资源加速衰减,原有矿山资源大多枯竭。包头稀土矿主要矿区资源仅剩二分之一(不计尾矿库),南方离子型稀土矿储采比已由20年前的50%降至目前的15%。
       南方离子型稀土大多位于偏远山区,山高林密,矿区分散,矿点众多,监管成本高、难度大,非法开采使资源遭到了严重破坏。采富弃贫、采易弃难现象严重,资源回收率较低,南方离子型稀土资源开采回收率不到50%。
      (2)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因黑矿私采比重依然较大,稀土开采、选冶、分离生产工艺和技术落后,严重破坏地表植被,造成水土流失和土壤污染、酸化,使得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
       离子型中重稀土矿过去采用落后的堆浸、池浸工艺,每生产1吨稀土氧化物产生约2000吨尾砂,目前虽已采用较为先进的原地浸矿工艺,但仍不可避免地产生大量的氨氮、重金属等污染物,破坏植被,严重污染地表水、地下水和农田。轻稀土矿多为多金属共伴生矿,在冶炼、分离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有毒有害气体、高浓度氨氮废水、放射性废渣等污染物。一些地方因为稀土的过度开采,还造成山体滑坡、河道堵塞、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甚至造成重大事故灾难,给公众的生命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重大损失。而生态环境的恢复与治理,也成为一些稀土产区的沉重负担。
      (3)产业结构不尽合理
       冶炼分离产能严重过剩, 矿的指令性计划和生产指令性计划不匹配。稀土材料及器件研发滞后,在稀土新材料开发和终端应用技术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明显,拥有知识产权和新型稀土材料及器件生产加工技术较少,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匮乏。
       在六大集团未真正成型之前,稀土依然仅仅是企业众多的一个小行业,产业集中度低缺。缺少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企业,行业自律性自然很差并存在一定程度的恶性竞争。
      (4)价格严重背离价值
       尤其体现在2005年之前,稀土价格没有真实反映其价值,开始是我们自己不懂得稀土的价值,不懂的如何利用导致定价权缺失。而后又遭遇黑稀土的低价冲击,市场行情长期低迷。资源的稀缺性没有得到合理体现,生态环境损失没有得到合理补偿。即便是在十二五时期,合法的稀土价格大部分时间运行在成本价之下。
      (5)出口走私相当严重
       黑色利益链顽疾难除,非法开采和走私一直很严重。受国内国际需求等多种因素影响,虽然中国海关将稀土列为重点打私项目,但稀土产品的出口走私现象仍然存在。2006年至2008年,国外海关统计的从中国进口稀土量,比中国海关统计的出口量分别高出35%、59%和36%,2011年更是高出1.2倍。
       业内人士介绍,2013年以来,国家虽然屡次三番联合重击,成效依旧甚微,打黑行动结束,马上死灰复燃。
      (6)发展欠缺消费不足
中国稀土功能材料生产方面表现为低端产品过剩而高端产品匮乏,受制于国外专利和国内技术的研发水平。在稀土新材料和稀土终端应用领域发展明显不足,对稀土功能材料和稀土新材料的消费量亦不足。
 
       行业发展趋势
      (1)稀土价格已铸就政策市场双重底
       中国稀土产品价格基本进入2010 年稀土大牛市前的位置,当前价格有着较强的成本支撑。而且,在稀土的超级牛市中囤积的存货在最近4 年间消化不少。此外,由于稀土专用发票、打黑等政策组合拳的规制,以前期资金成本的高企,使得中间商难以大量囤积库存,炒作动能减弱、抛压减小。
      (2)出口稳增主要需求领域高速增长
       尽管美国、欧洲各国乃至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稀土材料的国际需求依然保持着稳定的增长,尤其是更具中国特色的中重稀土氧化镝、氧化铽等产品,出口增幅巨大,海外需求较大。
       应用行业如风电、新能源汽车、电动代步车、智能手机、穿戴电子、传感器有着较好的发展预期,尤其是风电、新能源汽车、传感器行业得到政策的持续支持。风电“十三五”规划工作重点将保持政策稳定性,同时给予资金支持,确保风电开发企业有合理的利润,协调电力系统调度运行和相关电改政策落地;新能源汽车则被“十三五规划建议”中点名发展并且量化;传感器将受益于智能制造和物联网的发展。这些行业的产品应用均离不开钕铁硼磁钢,其原材料氧化镨钕、氧化镝、氧化铽、氧化钆、氧化钬的需求应该能保持高速增长。
       可用于助燃化石燃料、工业废气和汽车尾气处理的稀土氧化物,也可能会收获意外的惊喜,迎来需求的陡增和价格超预期的上涨。
      (3)彻底完成“5+1”稀土集团整合
       目前,6家集团共整合了全国67本稀土采矿证中的66本和99家冶炼分离企业中的77家,剩余1本采矿证和22家冶炼分离企业也已明确整合意向或列入淘汰落后计划。
       截至12月底,“5+1”稀土集团整合的企业中,仅中铝公司以中国稀有稀土有限公司为平台组建大型稀土企业集团和厦钨稀土集团组 建工作通过验收。
       稀土大集团完成整合的意义重大,完成整合的稀土大集团将基本控制生产指令性计划、甚至新增采矿证等。可以做到彻底改变稀土行业“零、散、乱”的不规则现象,甚至可以冲击黑色产业链利益链,有利于行业快步走向规范,培育有实力走出去发展的大集团。“5+1”稀土大集团整合势必将尽快完成,区域整合中隐含的争议,必定摊牌解决;地方和主管部门的意见分歧最终的解决方案是共同持股。
      (4)重点监管废料综合回收利用领域
       中国稀土行业市场难有起色,很大原因在于正规稀土环保要求高,税费等资本开支大,成本高;黑稀土本身容易盗采和走私,加之没有环保、税负的要求,成本极低。一旦监管不到位,黑稀土横行市场,将正规稀土轻而易举挤出市场,并形成恶性循环,行业难以提振。要解决稀土资源无序开采、交易和贱价外流,稀土打黑首当其冲。
       因此,打击黑稀土将成为常态,同时围绕六大稀土集团进行行业整合,通过扶植正规企业、扫除私矿来扶正行业风气,理顺产业流程,为行业壮大发展打好基础。
       对于废料综合回收利用领域的监管,应该会加大频次或形成突击检查机制。同时,在稀土产业链的上中游环节形成产品追溯机制。此外,计量监测、远程视频监测、无人机监测将会加大应用。
      (5)加大稀土功能材料开发应用力度
       一是鼓励企业和科研院所快速跟进,引进国外成熟的稀土新型功能材料和应用技术,并力争在高性能稀土磁性材料、LED 荧光材料、石油裂化催化材料领域有所突破和创新,研发拥有自己知识产权的新型稀土功能材料,并尽早实现相关技术的产业化落地。二是研究开发稀土富裕元素镧、铈和钇的新应用,加大富裕元素在金属冶炼、农业和环保等领域的应用,尽可能解决应用的不均衡问题。三是加大对稀土相关设备生产的研发力度,突破稀土功能材料生产中关键技术装备的瓶颈,提高产品的档次。
      (6)稀土产业链企业兼并重组更加活跃
       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指出,主业处于充分竞争行业和领域的商业类国有企业,原则上都要实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革,积极引入其他国有资本或各类非国有资本实现股权多元化,国有资本可以绝对控股、相对控股,也可以参股,并着力推进整体上市。
       对于一个企业来讲,本身就有发展的要求。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扩大产业链是最好的扩张方式,这样同时能解决部分原材料采购和产品销售问题,资源型企业扩张尤其适合投资深加工产品。而处于稀土下游的钕铁硼行业,产能极度过剩,去产能化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很多资质差的小企业面临淘汰或被收购,因此并购重组依然是行业发展的重头戏,导致新一轮行业洗牌。
       随着资本市场的关注和升温,稀土企业始从传统产业、新兴产业、金融、互联网四个领域联合跨界,撬动行业转型升级。稀土行业新贵凯利稀土投资控股也将在稀土产品证券化、稀土产品定向收储及供应链金融、稀土新技术开发等领域展开系列动作。
      (7)进一步探寻稀土期货交易的可行性研究
       在11月中旬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习近平主席再次强调推进改革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向。在今年访美期间的演讲中,习近平强调,我们坚定不移坚持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将继续在市场、财税、金融、投融资、价格、对外开放、民生等领域集中推出一些力度大、措施实的改革方案。
       发展市场经济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实现商品价格透明化、市场化。
       众所周知,很多原材料产品都实现了期货和现货的电子盘定价,形成了纯粹市场化运行机制。而中国是全球稀土最大的供应和消费大国,主导一个大众参与的稀土期货交易市场应该不是什么难题。
       2015年以来,随着“互联网+”概念的提出,稀土金融交易平台的发展备受关注,国家也在进一步探寻稀土期货交易的可行性。作为大宗商品新型商业模式,电子交易平台赋予了商品金融属性,在商品贸易发达的西方国家,通过交易所完成的大宗商品购销率提升至30%以上,并逐渐成为贸易、采购、定价的三合一平台。
       2016年,随着南交所稀土交易中心等交易平台的成熟运营,更多的民间资本会加入稀土产业,越来越多的新金融服务业务将推出为稀土企业服务。而对于稀土企业来说,在新的市场竞争环境下,需要利用多元化的方式提高企业资本运营能力,提高市场竞争力。企业需要合理运用资本运营杠杆,盘活资产,保持充裕的流动资金;并实现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盈利,同时达到企业快速扩张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