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作物中应用最多的是第一大类中的CryIAb,其次是CryIAc和CryIF。CrylAb蛋白是一类由苏云金芽孢杆菌产生的对鳞翅目害虫具有毒杀作用的伴胞晶体,其在生物防治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苏云金杆菌S-内毒素基因CrylAb来源于微生物,但其转基因植物存在表达量低、表达产物不稳定、抗虫性效果差等问题。通过改造碱基序列提高GC含量能提高其在转基因植物中的表达量,达到杀虫目的(Koziel,1993)。就交互抗性而言,研究表明:能够在表达CrylF蛋白的转基因玉米TC1507上完成幼虫发育的CrylF抗性欧洲玉米螟品系,与CrylAb和Cry9C没有交互抗性,仅对CrylAc有低水平的交互抗性(PereiraEJG,2008)。一般认为结构域I参与孔道的形成,结构域II决定毒素与受体的特异性结合,结构域III主要调节毒素的活性。
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又是重要的饲料和工业原料,当前玉米虫害(以玉米螟为主)严重,造成玉米大量减产,因此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其危害对提高玉米产量、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缺乏合适的抗虫品种,目前解决虫害的主要方法是在生长过程中喷施化学杀虫剂;但是化学杀虫剂同时杀死害虫及其天敌,造成生态不平衡和环境污染。通过转基因技术,可以将抗虫基因导入玉米品种中,进而提高转基因玉米的抗虫性,降低农药的使用量,节省人力、物力及社会资源。因此,应用新的抗虫基因、提高杀虫蛋白的表达量以及培育新型抗虫转基因玉米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最有效途径之一。
据恒志信网报道,国内科研工作者已研制一种一种抗虫蛋白CrylA.301及提高在转基因植物抗虫性中的应用。植物优选为农作物、果树或蔬菜,如玉米、水稻、马铃薯、棉花等。
将基因CrylA.301与原核表达载体可操作地连接,能够快速初步检测新技术合成的Bt基因表达产物对玉米螟的毒性。将新技术基因CrylA.301与植物表达载体可操作地连接,并将表达载体导入相应的农杆菌中,进而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进行遗传转化,培育抗虫转基因玉米。也可以对其它农作物或者果树等进行遗传转化,使其具备抗虫活性。技术人员可将基因转化细菌或真菌,通过大规模发酵生产Bt蛋白,并将其制备成杀虫剂,用于农作物害虫的防治。
人工合成的抗虫基因CrylA.301与原始CrylAb和CrylF相比,增强了其在植物中的表达,扩大抗虫谱。改造后CrylA.301基因与原始CrylAb的DNA序列同源性为75.23%,与原始CrylF的DNA序列同源性为64.90%。编码的氨基酸序列的比对分析显示,改造后的CrylA.301编码蛋白与原始CrylAb编码蛋白的同源性为88.13%,与原始CrylF编码蛋白的同源性为62.21%。新技术的抗虫基因CrylA.301可在植物细胞中高效稳定的表达。
将抗虫基因CrylA.301导入玉米后,可以得到稳定遗传的CrylA.301转化体。此外,该基因也可以转化棉花、水稻、蔬菜等农作物,使其具备相应的抗虫活性,从而降低农药的使用量,以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该产品详细制造技术工艺配方请见:《杀虫剂原药、中间体制造技术》